![]() |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
![]() |
中新網杭州7月2日電(趙小燕)“金牌月嫂月薪過萬堪比白領的消息,總是不定期的出現刺激公眾眼球。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月嫂也是‘高壓’職業,一天24小時陪護、睡眠時間非常有限、非常辛苦。”亦蓁母嬰集團董事長俞蓓芬如是說,盡管如此,由于月嫂行業缺乏統一的國家操作標準,消費者和企業在發生糾紛時對服務是否規范很難界定,行業盼望官方標準早日出臺。俞蓓芬是標準的學霸:浙江大學本碩七年,幾乎年年獲得一等獎學金,也曾問鼎浙大最高榮譽竺可楨獎學金,畢業順利考入公務員又辭職創業進入母嬰產業。現下,她成了“月嫂”的代言人,試圖向市場傳遞一個理念:月嫂不僅是一個良心活,也是一個技術活。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近日公布的《2017年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全國新出生嬰兒數為1758萬人,二孩占比超過50%。另有報告預計,到2018年年底,中國母嬰家庭群體規模將達到2.86億,與2010年相比,增長21.2%。有關業內人士估算,按照每年約1750萬新生嬰兒計算,目前母嬰市場每年約有800億元的規模,而月嫂行業市場平均也有100億元到200億元的市場規模。
過去十年,俞蓓芬創立的亦蓁母嬰從產后修復開始,逐漸開拓了月嫂&育嬰師服務、月子會所、嬰童服務、醫療健康、親子教育等一系列全產業鏈領域。其旗下月嫂品牌名為“愛的果實”。不同于國內眾多月嫂保障缺失的問題,亦蓁給月嫂購買了保險,而月嫂在進入“愛的果實”之前則要經過層層篩選。“我們要求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的持證月嫂才能應聘,筆試面試過后再進行封閉式培訓,用嚴格的方式為客戶篩選較為合適的月嫂。”同時,亦蓁也為月嫂和消費者配備了科技武器。公司采用人工智能匹配技術,實現精準化派工,并啟用了人臉識別掃碼,系統確認月嫂身份及證件,為客戶把好安全關。亦蓁的科技武器還有全天候機器人助手以及智能月嫂互動系統(NDLS),由顧客、企業和月嫂三方共同互動磨合,實時溝通交流、無縫對接。
但走高水平路線甚至愿意研發投入的月嫂企業還是少數。“全面二孩”給月嫂這一傳統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后,有不法分子看準商機設立黑中介,專發偽造的“月嫂證”,此前央視315春晚就曝光過此類案件。俞蓓芬說,“愛的果實”定位是尊貴級月嫂服務,但上述案件影響的是整個月嫂行業的口碑。另一方面,即使定位高,但本質仍是服務行業,一旦出現消費糾紛,公眾普遍將消費者“認定”為弱勢群體,這有時也會讓月嫂服務機構“蒙冤”。俞蓓芬說,月嫂畢竟還是“人”的服務,前期標準化的培訓無法無縫的匹配每一個家庭的實際需求。因此,月嫂這個行業同樣有著不可控的因素,導致很多市面上有關月嫂的糾紛和問題,最終無法認清責任雙方。
“月嫂行業,真的很需要行業標準,需要一個第三方官方平臺來評定標準是否規范、界定各種問題屬性,維護消費者和企業的合法權益。”俞蓓芬言辭懇切。
據了解,月嫂行業遵循的現有標準是2016年2月1日起實施的《家政服務母嬰生活護理服務質量規范》和《家政服務機構等級劃分及評定》兩項國家標準,對月嫂行業提出了包括年齡應為18歲到55歲之間,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應具備與等級相適應的服務技能等要求。但俞蓓芬認為,這個行業仍然缺少統一的國家操作標準,各家有各家的操作要求,客戶很難判斷哪家標準是正確的。她介紹,全國保健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在牽頭國內數家企業,共同起草母嬰服務相關國家標準,亦蓁也在起草單位行列。亦蓁母嬰旗下品牌月嫂“愛的果實”此前已制定國內母嬰護理SOP(標準作業流程),其標準作為企業示范被收錄在2017年9月頒布的《母嬰保健服務場所通用要求》實施指南中。
眼下,俞蓓芬翹首期待并正在大力推動與健標委共同來為月嫂這個非標準化的服務行業進行標準評定,以維護消費者和企業雙方的合法權益。筆者希望,全國保健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在建設的標準與服務平臺能盡早出臺。(完)
推薦閱讀
2024-04-08年方二八 青春正好
2024-02-07亦蓁母嬰正式成為『國家級母嬰服務標準化優秀單位』
2024-02-05向過去致敬 向未來出發
2023-12-31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
2023-12-23冬至已過·靜待春天
2023-12-04碧玉年華·你最蓁貴(二)
2023-11-30碧玉年華·你最蓁貴
2023-09-30中秋國慶感懷
2023-09-03“國家隊”主力 是怎樣煉成的
2023-08-31喜報!亦蓁母嬰榮膺全國母嬰保健(產后康復)服務領跑者